聚焦“海丝”经验 | 构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机制

栏目:商标资讯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 海丝中央法务区
分享到:

 海丝中央法务区“构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机制”,此次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推广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综合改革试点经验之一。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福建省商标协会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0:56

0/0

00:04/00:56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继续观看

聚焦“海丝”经验 | 构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机制

观看更多

转载

,

聚焦“海丝”经验 | 构建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机制

福建省商标协会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2023年4月26日,厦门市人民检察院推动思明区人民检察院会同相关部门设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探索机制改革创新,将检察履职“一元”辐射至与行政、侦查、审判、执行“多元”协同,形成“检察+行政+N”的工作格局。在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加持下,厦门率先打破“区域、部门、层级”的限制,使知识产权认定职能分散、数据壁垒、标准不一以及协同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聘请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业务骨干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以共享专家咨询库和技术调查官资源等方式,促进双向支持,形成保护合力。

   与此同时协同中心还实现了厦门行政办案数据实时共享有效破解信息数据共享、线索双向移送等实践难点
       目前,依托厦门政务网搭建的线上“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平台”,已经建设了联席预约、监督立案、反向衔接等7个板块,实现协同发起、文书移送、数据汇总等功能,入驻的单位超过22家,这些单位都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直接联系。

 

   随着协同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厦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也在逐步完善
       目前,厦门市检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建立起“知识产权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衔接机制”,由检察机关筛查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生效判决,并进行刑行反向移送,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检察机关移送的首批名单人员和单位实施为期三年的知识产权信用惩戒,依法限制其申请行政许可、开展招投标等活动,通过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向社会公示,实现惩治闭环,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成立以来,已围绕64件可能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开展联席研讨35场,提出证据收集、固定、法律适用等意见建议182条,全面审查、追踪线索483条,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较中心成立前同比上升4倍,成功办理了福建省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

来源:海丝中央法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