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原产我国,在我国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盛产于福州地区,远在汉代的《三辅黄图》中就有记载。福州的橄榄,早在唐宋时代就已闻名。据《新唐书》及《八闽通志》记载,福州橄榄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晚唐时,有一种“青果船”,专门在秋季果熟之时,到福州来运载橄榄,由海路分赴苏杭京广各地贩卖。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一书中,把闽中“丁香”橄榄,评为全国之冠。在元朝的戏曲舞台上,“福州橄榄”也在唱词说白中出现。可见古代福州橄榄产销的盛况。
橄榄,又名青果,这是因为一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育翠的颜色。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为青果。”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是“有福之州”的特产,又有“幸福”的吉祥寓意。又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又据王桢的《农书》,说橄榄始涩后甘,犹如忠言逆耳,故又称之为“谏果”。所以“青果”、“谏果”,都是橄榄的别名。
橄榄和桃李、龙眼、荔枝一样,也是福州的时令水果。福州民间有“大暑啖荔枝”“白露食龙眼”“十月橄榄真值钱”的说法。因为橄榄种植的历史很悠久,种植的面积很大,而且容易成活,种下去一般来说,七年时间它就可以结果,民间有“桃三李四橄揽七”之说,可能一结就是几十年,产量很高,所以福州人特别的喜欢橄榄。
由于橄榄树高难攀,所以果实的采收方法也是非常特别。古书记载过三种方法:其一是郭橐驼《种树书》所说的,即“橄榄将熟,以竹钉钉之,其实落。”其二是唐段公路《北户录》所说的,即“刻其根,方寸许,入盐其中,子皆落矣!”其三是宋江邻几《杂志》所说的,即“将采其实,先剥其皮,以姜汁涂之,则尽落。”但这些都是古法,今人很少采用。而在古人诗句中,则多少还可以找到一些这种采获方法的证据。如清萨树棠《唱橄榄》诗云:“涂姜钉竹十分忙,撒尽红盐又夕阳;郎自苦心侬苦口,回甘时节识侬香。”这些诗句,不但情意含蓄佳妙,而且也记述了古时采收橄榄的方法。但是近代福州的果农,却创造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用一种特制的竹梯,叫做“橄榄梯”。这种方法已在《闽产录异》中有所记述。即“今采者架竹梯三十余级,窄仅容足;欲向别枝,连梯并跃,无须升降。”这种方法,自清末沿用至今。
橄榄是一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花月痕》作者魏秀仁的诗中描写到少女向情郎赠送橄榄,“饷郎橄榄两头尖,上口些些涩莫嫌, 好处由来过后见,待郎回味自知甜。” 就是借用橄榄的独特风味。“生凉好吃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这是宋人陶彝描绘好茶的联句。鸡苏佛、橄榄仙都是茶名,以橄榄来命名茶,也可能就是看中它的“回味”。 宋代一首《橄榄》诗描绘了北方人吃青橄榄时的生动形态:“江东多果实,橄榄称珍奇。北人将就酒,食之先颦眉。皮核苦且涩,历口复弃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我今何所喻,喻彼忠臣词。直道逆君耳,斥逐投天涯。世乱思其言,噬脐焉能追。寄语采诗者,无轻橄榄诗。”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也曾作诗吟道:“纷纷青字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言;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清人黄绍芳的诗:“珍珠粒粒露华鲜,崖蜜檀香味绝妍;唱到‘两头尖’一曲,女郎连臂月光天。”这些诗,既具有古朴真挚的民歌之风,地方色彩也很浓,情思婉转含蓄,读后又富有橄榄之“余味”。
在福州,人们钟情橄榄,也借橄榄抒发自己的感情。“一粒橄榄丢过溪,对面依妹是奴妻,京鼓花轿都定了,是哥没钱误佳期。”这是一首古老的福州民歌(俗称“盘诗”)。它唱的是由橄榄传情,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故事。过去在福州农村,橄榄是嫁女时必上的一道菜。据说从前有一位女子,在种橄榄时与一男青年相识相爱。但是他们自主婚姻遭到家人的反对,全都不赞成。姑娘见家人反对,于是计上心来,只见她端出一盘橄榄青果,说道:“橄榄、橄榄,先涩后甜,姑娘要嫁哪个敢拦!”。敢拦与橄榄是谐音。大家见姑娘如此坚定,执意要嫁,并用橄榄表情言志,也只好作罢。可以说是橄榄成就了一对好姻缘。到后来,福州的宴席上、婚礼上,橄榄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看家菜。
橄榄营养丰富,富含钙质,还可解酒、解毒、减肥、瘦身,中医学上用为清肺利咽药,主要治疗咽喉肿痛。人们常以橄榄炖肉吃来舒筋活络。咸橄榄研末用开水冲泡或炖汁有消积化气的作用,橄榄还可以药用,制成“橄榄盐”。恶心、胸闷、胃气不畅、晕车等,吃“橄榄盐”效果极佳。它还有止渴、生津、解毒、祛痰之功效。吃鲜橄榄醮“蟛蜞酱”,是治喉咙肿痛的绝妙单方。《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着,橄榄具有健脾胃、助消化、止泄泻、治喉痛、去脂减肥、生津止烦渴、解毒等功效。民间相传有一位老中医,医术相当高明。一天,有个叫黄三的人来看病,他说:“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求医,吾黄胖、懒惰、贫寒,望能妙手医治”。老中医暗忖,此“三病”之根在于懒惰,须先将其由懒惰变得勤劳。便告诉他:“从明天开始,你每日早晨去荣馆饮橄榄茶,然后拾起橄榄核,回家种植于房前屋后,常浇水护苗,待其成林结果,再来找我”。黄三遵嘱照办,细心护林。几年过去了,橄榄由苗而树,由树而林,由林而果,黄三终于变得勤快起来了,人也长得壮壮实实。可是他仍然很穷。便去找老中医。老中医笑曰:“你已没了黄胖、懒惰之症了,你且回去,从明天开始,我叫你不再贫穷”。次日,果然有不少人前来向黄三买橄榄,从此,陆续不断,黄三也就不再贫穷了。原来,老中医开处方时需要橄榄作药引,而这一带没有出产,便想出这个给黄三种治病的办法。人们都叹服老中医的高明。
福州橄榄品种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圆、长营、羊矢等10余种。其中檀香橄榄碰牙即碎,清香四溢,食用最佳,适合鲜运外销;惠圆橄榄又名猪母榄,果大肉厚,适合加工成较高级的蜜饯系列产品;长营、羊矢橄榄产量多,可加工成五香橄榄、咸橄榄等产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蜜渍”、“盐藏”、“捶碎干放”等多种加工办法,并认为“生食甚佳”。福州橄榄的食用和加工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这些老传统。旧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咸橄榄”是福州人的家常菜,多半用于配稀饭。当时福州能吃上干饭的人不多,所以福州人的饭桌上“咸橄榄”(俗称“橄榄咸”)几乎是每天不断。即使是天天吃,福州人还是喜欢吃它。小孩子从父母处讨得一枚铜板,也多半是去买几粒“橄榄咸”吃。小时候,听说邻村有人一粒咸橄榄配了七顿饭,这固然说明当时生活的艰苦,但也说明了人们特别喜欢吃咸橄榄。橄榄刚吃时有点苦涩,但越嚼越甜,最后满嘴余香,许多人吃了后长时间舍不得吐掉橄榄核。所以福州俚语就有“橄榄核难舍又难咽”。在福州还有一种别具风味的“糟橄榄”。这是用红糟和糖煮制而成的。过去多由酱园店制售,近年来在福州的饭店酒楼中也十分盛行,由于风味独特,很受欢迎。
目前,福建的橄榄产量居全国之首,而福州橄榄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2009年达12万亩,鲜果产量2.5万吨。1997年,福州市闽侯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橄榄之乡”称号。2009年3月28日获得“福州橄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商标释义
“福州橄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标识图形为向上的绿叶托着果实,中间一条白色的飘带暗藏着闽江,整体是个颗橄榄青果。
每当你闭目思绪着福州橄榄时,眼前飘浮着就是青山绿水纵横百里的闽江两岸橄榄树,脑海里飘来的是开创了流行歌坛古典新纪元的《橄榄树》,李豫的歌声清新如诗,悠杨、舒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李泰祥的音乐和三毛的词情。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麽流浪为什麽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橄榄树,我的故乡在闽江,海外游子如诉如歌。浑圆的标志图形寓意福州橄榄行业是团结的整体,着以绿色代表着福州橄榄是绿色的产业,向上的绿叶表达着福州橄榄产业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