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华安种茶历史悠久,千年茶史铸就厚重底蕴。据《华安县志》记载:“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据传唐朝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县城华丰称为‘茶烘’,九龙江流域妇孺皆知,一听这名,就知是一个青山围护的地方,能嗅到茶叶的芬芳。据《北溪记胜》记载,“茶烘”(华封)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水路交通极为方便。这里制茶技艺好,每到制茶季节,烘焙时香韵四起,由于闽南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易吸收水分,茶客、茶商每到华封,必然需要再度烘焙以确保茶叶品质。茶烘至恰到好处,芳香四溢,现在这小镇里还有20多个茶邦、茶行遗址,可见当时小镇茶市之繁荣。
宋代,据宋卿《张氏族谱》记载:张睿轩于宋高宗时期出任京官在宫庭掌管茶道,被赐茶卿,后张氏家庭几经波折,其子孙后代相继开茶树园而继祖业,在台北府、安溪开基茶业。《制茶歌》的“斤茶可换斤金,下品堆山化成土。”可见华安早在北宋时期就已茶业繁荣。为纪念先祖,特立社名宋卿社,即今送坑村。1000多年前,华安县宋卿(今送坑)张睿轩于朝中侍俸茶道,张氏族谱中的《张睿轩制茶歌》:“茶宜子午山,赤土化石,阳风雾绕,二叶开蕊日中采,晒软阴回阳,竹撬轻觉手勤快,半炷香,停一炷,复三遍,梗红三分二叶红丝边,架上竹编凉,天变天,雨雾盖,不消水,火炉增温湿气排,炎夏青干洞中藏,初黄半炷香,顺走……”,记载华安悠久的制茶史。
《龙溪县志》就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制茶歌》云:“欲知茗中极品,吾曰难求醇怡香。人间众口别好,唯皇适口是留连。”自然掌握皇上品茶喜好,只有达到“醇、怡、香”,才算“茗中极品”,表述了当时华安制茶技艺之精湛记载华安悠久的制茶史,描述了华安茶叶加工技艺的发展,将制茶技艺留下口诀真传以益子孙,光辉茶业。
明朝以来,《龙溪县志》就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麻涩苦甘韵醇,灵活识变可登天”的制茶技艺留下口诀真传,描述了华安茶叶加工技艺的发展。
在清代,相传珍山乡(今湖林)林启张承祖业大开茶园种植乌龙茶,至清乾隆18年(公元1753年),茶叶大获丰收,扩建茶厂,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华丰、宜招(仙都)茶叶种植更为广泛。据记载,100多年前,宜招(仙都)茶园不断扩大,茶叶所种品种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培育,引进黄旦、本山、毛蟹、梅占和铁观音,华丰及周边乡村种茶甚多,为茶叶转运的集散地。据《华安文史资料》记载,珍山(现湖林)乌龙茶在闽南极为出名,多由广东潮州茶行行购定销,外地只要看到珍山乌龙茶的标志就不必查验,立即放行。当时珍山乌龙茶、仙都茶叶在龙溪一带名闻遐迩,大量茶叶经由茶烘、新圩古榕渡口行水路运往海澄月港出口,茶叶作为家乡特产由华侨带出,传播至南洋(今东南亚),茶叶经营一度走向繁荣。
明清时期华安制茶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达至鼎盛。清中晚期,据仙都大地村的《蒋氏族谱》记载,二宜楼创建者蒋士熊后代创制了“泽春名茶”,把北溪出产的茶叶运到龙海的月港、厦门一带出售,受到外国番人的欢迎。后来便把茶叶销售推到外洋,运到西欧,并创出了二宜楼“泽春”名茶品牌,获得巨大利润,为建造二宜楼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成为了号称“神州第一楼”的二宜楼创建史上的一段佳话。据县志记载,茶烘(华丰)经营的茶行产品销往苏杭、广、台、南洋等地,并有制茶工人到台湾传授制茶技术。到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制茶业达到鼎盛,华丰设有茶行,为茶叶转运的集散地。
商标释义
“华安”、“铁观音”如同基因一样随着华安人的繁衍而流淌在千年茶历史长河里,“铁观音”在“ 华安”的落地生根乃至创新发展冥冥之中印证着这个道理,天然资源的造就、先人的智慧融合铸就华安铁观音。 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亲手题字“华安铁观音“,将铁观音的千年史蕴、厚重文化融入“物华天宝、致富长安”的自然社会经济筑就华安铁观音这一公共品牌,如今高悬于壁,氤氲茶气袅袅茶香织成的大雅氛围中,就像一位立于清风明眸如水丰仪俊朗的君子,浑身上下透着中国文化韶秀不俗的厚重和潇洒。以茗佐书,其书弥清;以书助茗,其茗则神,典雅质朴,相得益彰,书茶同根,茶道、书道相得益彰,五字大度雅量,儒风郁然,笔法遒劲,雄浑有力,守白计黑,博观约取,摹形传神,张弛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