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仙木
相传,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安坦洋村人胡有才在白云山麓发现一株奇异的“仙木”——古茶树,遂将母本原株移植到家园,并悉心培育分离出可繁殖茶种。因这种茶树叶大如菜叶,所以当地人就称之为“菜茶”,即“坦洋菜茶”。村民发现用坦洋菜茶加工成的洪青绿茶,色泽润绿,香气纯正,而且坦洋菜茶耐酸、耐寒、耐旱、耐瘦,又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栽培好管理的栽培特点,当地茶农普遍种植。
治愈痢疾 诞生坦洋工夫
相传,400多年后也就是清咸丰初上(1851年),坦洋有位胡姓茶商外出做生意,在一客栈遇见一位建宁茶客身患痢疾,上吐下泻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便拿出随身带着的坦洋菜茶制成的桂香茶,加上生姜和红糖,冲泡成汤药让病人喝了。奇迹发生了,那人病情大为好转,并很快康复了。为报答救命之恩,这位来自崇安的建宁茶客与胡氏结拜为兄弟。建宁茶客对胡氏说,你们坦洋桂香茶虽好,但绿茶主要供国人喝,而外国人爱喝红茶,如果能做成红茶,销到国外去,那就赚大钱了。胡氏说,我们不懂做红茶。建宁茶客便将一门独特的私家红茶制法传授于他。胡氏回家后以坦洋茶叶为原料照法一试,发现制出的新茶质量果然不凡,品地者皆赞不绝口。因为此茶以坦洋当地菜茶为原料,且制作颇费工夫,胡氏有感而发,便起名为“坦洋工夫”。
声名远扬 驰名中外
咸丰、同治年间,“坦洋工夫”远销至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市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坦洋工夫”与国酒“茅台”一道荣膺金奖,并因此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每年收回外汇茶银百余万元。据文献记载,清光绪七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881—1936)的50余年,“坦洋工夫”茶每年出口近千吨,其中光绪七年出口量在到2100多吨,为历史上出口茶叶最多的年份。
“国家大兴,茶换黄金。”据介绍,百年前茶市繁盛的时候,每年的二三月份,春茶上市之前,在福州、广东等地的坦洋茶商们和外商们签订好合同,将收到的订金装在木桶里,每千块银元装一桶,经水路运回村里,之后再将一船船茶叶经由赛岐港运到福州等地。“乌茶”换白银。当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把一船船的鸦片运进中国,掠走了成千上万两的白银,而坦洋茶商们却用一船船的红茶换回了大量的白银,给家乡带来了繁荣富裕。
“花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透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风桥。”歌谣里唱的正是十九世纪初坦洋村空前繁盛时期的景象。
“坦洋工夫”的畅销带来了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坦洋村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加工厂和销售市场。不足一公里长的茶行街上就有茶行就有36家,坦洋村村民仅1000多人,而雇工却达3000多人,产量2万余担。由于茶叶交易频繁,开明茶商先后发行小额“茶银票”以弥补当时小额银币流通量不足。茶界收条范围上至政和县的新村,下至霞浦县的赤岭,方圆数百里,境跨七八个县。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只要直书“中国坦洋”,便可准确无误地抵达收信人手中,茶市之昌盛可见一斑。
坦洋工夫商标释义
“坦洋”二字来源于坦洋工夫发祥地:福安市坦洋村。清咸丰元年(1851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福安坦洋村人根据洋人的口味,创制了红茶,因其茶以坦洋村当地菜茶为原料且制作和冲泡颇费工夫,坦洋人有感而发取名曰:坦洋工夫!
“工夫”两字具有双重的含义:其一是指加工的时候较别种红茶下的工夫更多,其二是指冲泡的时候要用充裕的时间慢慢品味。而华文行楷字体恰恰优雅地表现了“坦洋工夫”采自美丽多姿的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山麓,具有“生态、和谐、健康、高贵”的天生丽质。